天則所所長盛洪:民企本就有權進所有市場
早報記者 王道軍 實習生 歐昌梅
就民間投資而言,有政策為何難落實,未來的改革方向在哪里?早報記者近日就此專訪了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所長、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教授盛洪。
“36條”只是意向性政策
讓國家發(fā)改委去制定所謂的36條細則,向行政部門去要進入市場的權利,只能是與虎謀皮。這樣做還會讓人誤解,好像民企進入一些行業(yè)的權利是行政部門給的,事實上,在中國憲法框架下,民營企業(yè)本來就有進入所有市場的權利。
東方早報:從“老36條”到“新36條”,雖然國家有政策,有引導,但是民營經濟的發(fā)展卻越來越困難,在航空等行業(yè)能夠明顯地看到國進民退現象,你認為癥結在什么地方?為什么政策不能落實?
盛洪:要注意中國政治的特點,因為中國既有上位的法律和國務院的全局性的政策,又有下位的各行政部門和各省市的政策。
這些政策中,那些操作性強的往往能夠得到落實,反而上位法和全局性政策往往得不到落實。
為什么國務院的政策反而不能實施呢,這是因為有政策執(zhí)行能力的是各個部門,而“36條”只是國務院出臺的一項意向性的政策,具體部門還有自己有傾向性的意見,他們可以把自己的意見放在國務院的意見之上,并且對不遵循和實施國務院意見的部門沒有懲罰性的手段。
比如你要放開石油工業(yè),單單制定一個“36條”根本起不了作用,而是應該廢除國務院辦公廳的38號文件(即當時的國家經貿委等部門1999年出臺的《關于清理整頓小煉油廠和規(guī)范原油成品油流通秩序的意見》)。這個文件規(guī)定了中石油、中石化在這個領域的壟斷權。
其他很多領域也是這個問題,所以要給民營企業(yè)以平等的地位,根本上要廢除部門的不合理且非法的規(guī)定和意見。
此外,對具體的執(zhí)行部門,要有具體的行政約束手段,必要時要進行懲罰。
與其制定大量的政策,不如廢除不合理的部門法規(guī)。事實上,讓國家發(fā)改委去制定所謂的36條細則,向行政部門去要進入市場的權利,這樣做還會讓人誤解,好像民企進入一些行業(yè)的權利是行政部門給的,事實上,在中國憲法框架下,民營企業(yè)本來就有進入所有市場的權利。
所以國務院首先要做的,就是去廢止非法的部門法規(guī)和條例。廢止以后,一旦出現阻礙民營企業(yè)進入一些領域的案例,民企可以提請行政訴訟,這時政府應該支持。
改革的動力已很強大
30多年來,經濟改革的過程基本上是沿著這個路徑的,但是政府現在已經退到了一定的程度,從很多競爭性的領域退到了壟斷領域和戰(zhàn)略性稀缺資源領域,并且發(fā)現這些領域可以獲得大量的利益,所以不愿意退出了。
東方早報:你曾提出,經濟改革過程是一個政府部門退出-市場不斷擴大-民營企業(yè)不斷進入的變化過程?,F在這個過程是否遇到了問題?如何看待這些問題的產生?
盛洪:30多年來,經濟改革的過程基本上是沿著這個路徑的,但是政府現在已經退到了一定的程度,從很多競爭性的領域退到了壟斷領域和戰(zhàn)略性稀缺資源領域,并且發(fā)現這些領域可以獲得大量的利益,所以不愿意退出了。民進國退到今天已經停止了。一些國企的管理層,以及相關行政部門的官員,不愿意再繼續(xù)退出了。
東方早報:3月14日,溫家寶總理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記者會上答記者問時強調:“現在改革到了攻堅階段,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成功,經濟體制改革不可能進行到底,已經取得的改革和建設成果還有可能得而復失,社會上新產生的問題也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庇腥苏J為,中國前10年的國企改革重組在打破壟斷上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但目前改革帶來的動力在快速衰減,政府具體而微的保姆式管制對中小企業(yè)發(fā)展形成的阻力越來越大。目前中國正在尋求改革共識,你認為,在哪些方面能最先達成共識?你曾提出:中國30年來的改革經驗表明,阻力最小、成本最低的改革就是不觸動既得利益者的改革。
盛洪:我認為,如果從長久執(zhí)政考慮,如果為了執(zhí)政穩(wěn)定,執(zhí)政黨和中央政府應該加緊去推動經濟和社會改革。
一些人反對政治體制改革,其實這只能導致執(zhí)政黨的政治合法性越來越受到削弱、動搖甚至顛覆。
目前,首先要做的是推動國有企業(yè)的改革。現在國企已經形成了一個特殊的利益集團,每年有幾萬億元都要被他們拿走。這種狀況,已經損害了政府的權威。
東方早報:你認為,有改革動力嗎?
盛洪:我認為,目前推動改革的力量已經很強大了。仔細分析,在政府部門中,大部分官員是反對國有企業(yè)壟斷的。因為國企所遵循的分配原則是不公正的,政府部門內部也必然是不公正的,比如那些接近國企的和遠離國企的行政部門,差別就很大。
通過研究可發(fā)現,壟斷國有企業(yè)的平均工資是社會平均工資的7倍。2005年,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yè)的工資首次超出了其他單位的收入水平,此后,二者之間的差距逐年擴大。2008年,國有企業(yè)人員平均工資比非國企單位(加權平均)高17%。2009年,國有單位職工工資比城鎮(zhèn)集體單位高65.62%。
而在國企內部,分配也是不公平的,有的人多,有的人少,差別也很大,所以國企內部也有改革動力。
此外,國有企業(yè)中現在也有一些開明的管理者,不愿意背壟斷的黑鍋,也想進行改革。
應該說,現在國企改革是有強大的動力和改革共識的。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