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于熱門的旅行目的地,常讓一些資深旅行者微皺眉頭,商業(yè)的繁榮和如潮的游客,不免叫人心生距離。麗江是一個挺典型的例子,相比當下的聲名顯赫,許多人更懷念它十多年前“原始”的模樣。
在人們的諸多議論中,會發(fā)現(xiàn)兩個麗江城,一個舊,一個新,一個屬于游客,一個屬于本地人。其實,曾經(jīng)居住在古城中的納西人雖然陸續(xù)搬遷到了新城,卻依然堅持著固有的生活理念與節(jié)奏,黑龍?zhí)?、象山與忠義市場仍是他們最常去的地方,傳承了數(shù)百年的三眼井仍在使用,年輕人像他們的長輩一樣喜歡藝術(shù)、花草和聚會……
發(fā)呆,看書,上網(wǎng)……
一切就像古城里隨處可見的清澈水流一樣,隨時在動,又似乎幾十年如一日。與此同時,納西人悠閑、隨性的生活方式也沒有在古城中消失,“占領(lǐng)”了古城的游客們,以及大量蟄伏在此的“怪咖”們,同樣是將大半時間用來喝茶、聊天、曬太陽、聽音樂,或者發(fā)呆,不知不覺中繼承和延續(xù)了某種生活傳統(tǒng)。
今天的麗江,與洛克、顧彼得時代的麗江,其差別并非本質(zhì)上的。有些東西一直在那里,像老房子最底下的那層漆一樣,從未更易。
我們在麗江遇到的納西男人,除了好養(yǎng)鷹、放狗,也愛好藝術(shù),會彈琴,會唱歌,會寫詩,會種花草,會寫幾筆書法、畫幾筆梅花,會不時文縐縐地說上幾句話。晚飯后,與一幫當?shù)嘏笥丫墼谝黄鹣r光,有的吹簫,有的揮毫,有的下圍棋,不知不覺就到了后半夜,酒也喝完了一瓶又一瓶,正好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