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背閣 探訪脊背上演出鄉(xiāng)村童話藝術
為了看背閣,決定去河南??h老家過春節(jié)???h正月古廟會上,背閣一亮相,掌聲歡呼聲響起,從四面八方立即涌來狂熱的人群,專程而來的游客和攝影隊伍也是一景。這個“好看”,展示于驚艷、濃縮于高空、存在于歷險。
禁不住誘惑,欣然前往。第一次看到它的我,完全被鎮(zhèn)住了。
在??h,做為正月廟會社火表演保留項目的背閣迄今已有120多年的歷史了,其最引人之處在于它表演形式的獨特。
如果用文本一點的話說,背閣,即在成年人的肩背上,根據平衡力學原理,運用鐵支架、人物、道具,通過綁扎、偽裝、美化造型而塑造出來的一組組藝術情節(jié)。背閣由上、中、下三部分構成。上層表演者稱為“上裝”(也叫閣嬰),由3歲到8歲的男女兒童扮演;下層表演者稱為“下裝”,在整個表演中起基座作用,由身著武生服飾、熟練掌握各種表演技巧的青壯年扮演;中間部分稱為“中節(jié)”,是由捆在青壯年背上的一套鐵制背架和用于固定上面兒童的支架組成。他們加在一起有4米高,按照孩子們不同的扮相,上下一起踩著鑼鼓點邊走邊舞,玄妙、奇巧,令人驚嘆不已。
背閣也叫“背故事兒”,每架閣都是一出傳統(tǒng)戲劇故事。背閣表演讓觀眾在感受古樸民俗民風的同時,也了解了不少戲曲知識。背閣上裝、下裝及中節(jié)都與劇情有關,上裝和下裝為劇中男女主角,中節(jié)為標志性道具,上裝和下裝通過小巧玲瓏的鐵芯連在一起,上、中、下渾然一體。如上裝是青蛇、白蛇,下裝是許仙,中節(jié)是一把張開的傘,寓意斷橋借傘。背閣服裝十分講究,完全和戲劇中一樣。鐵芯也很講究技巧,隱藏在傘、樹枝、花籃、帽檐等中節(jié)道具里,給人一種神秘感。
背閣表演,一般由12路閣或24路閣同時進行。背閣人不說不唱,下裝腳踩樂點走動,走時行小碎步,時快時慢,慢時走,快時跑,按規(guī)定的程式,走出轉圓圈、踩八角、插四角、二龍相斗、珍珠倒卷簾等陣式。上裝自己表演動作,如傳統(tǒng)劇目中的一些典型情節(jié)或武術套路。整個表演過程,以大鼓、小鐃、鑼、長號(或嗩吶)等樂器伴奏烘托氣氛,還有旗手、護衛(wèi)等前呼后擁,場面非常壯觀熱鬧。
據孫明堂主編,1988年12月出版的《內黃縣戲曲志》記載,1892年由李墨卿、宋老聚二人自滑縣傳入楚旺東街。1985年,楚旺東街的文化專業(yè)戶創(chuàng)辦“繁陽彩閣團”,首次把背閣搬上舞臺。楚旺東街背閣,與南街老桿、西街高蹺、北街抬閣、小南洞猴桿(獨腳蹺,稱百猴賀春)等,構成了豫北民間藝術表演體系。
24架閣的排列順序有個大致原則,即頭尾固定,一般情況下是《敬德打虎》或《秦瓊叫門》開頭,《白蛇傳》結尾,中間繁簡交錯,文武搭配。
在??h,家長們認為,如果孩子能被選中做背閣,那孩子一生都有好運氣,背閣手們每年都盼望背著可愛純潔的孩子們走一回,這樣心里才踏實。背閣當日,最重要的、被人們尊敬的化妝師早早就來到村委會,等孩子們一到就開始在孩子們的臉上打底色、著彩、畫眉、涂口紅,一張張稚嫩的臉龐就變成了“穆桂英”“楊宗?!薄皬埳薄苞L鶯”等。孩子們吃完早飯就開始穿上各自扮演的角色的衣服,陸續(xù)上閣。打扮好的孩子上了架子,如花的笑靨中,有快樂,也有一絲虔敬。上午九十點鐘,大街上已是人山人海,在鑼鼓鞭炮聲中一天的表演就此開始。當背閣手游走于人群之間,背上的孩子們也恍若隔世,仿佛融入角色之中。
每年,背閣這一古老獨特的表演形式都是??h吸引游客的最大亮點。不管多么累多么乏,人們還是愿意追著去看表演。因為這個古老的活動,已經融入這個悠久村莊的血液里,律動著厚重的歷史,激揚著美好的未來,成為他們共同的精神圖騰。
2008年??h正月古廟會被評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來,浚縣社火表演中的背閣項目,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熟知和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