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作家、編劇王少華
王少華自畫像
王少華和小粉絲在工作室合影
映象網開封訊(崔學慶 王景曉)在美麗的古城開封,有一個家喻戶曉、聰明絕頂、擅長講故事的老帥哥,他每天的生活是這樣的:早上去以清真美食著稱的寺門喝湯,上午寫作,下午累了會去山陜甘會館對面的源生茶莊喝茶、噴空兒、簽售。他就是知名作家、編劇王少華。
每天下午都有讀者來茶館買他的書,因為在這里可以見到作家本人,并得到作家的簽名,甚至還有不少外國朋友慕名而來。而王少華也喜歡這種和讀者零距離的接觸方式,這對于他來說是一種愉悅的休閑。
在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后,記者來到源生茶莊,對王少華老師進行了為期一個小時的采訪。
記者:您的小說基本都是以開封為主場,您是一位非常注重表現(xiàn)開封地域文化的作家,您對開封文化有著怎樣的理解?
王少華:我對開封宋文化的理解和別人不一樣,開封一說宋文化就是一千年前,北宋,開封現(xiàn)在還是一直在打宋文化的牌。龍亭、鐵塔、相國寺是宋文化,不錯,這是宋朝的一個符號。一說到宋文化,就說到包公去了,就說秦香蓮去了,就說楊家將岳飛去了,這是宋文化不是?這是宋文化!但這不是我理解的宋文化。
宋文化我覺得是分兩個部分的,一部分是旅游文化,剛才說的就是旅游文化。但是我們應該傳承的是什么,我覺得應該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操著老祖宗留下來的口音,我們敲的盤古,門上貼的門神,我們唱的豫劇祥符調,都是文化!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更實在的一種地域文化——到現(xiàn)在你能看得見,你耳熟能詳!
一千年前宋徽宗和李師師怎么偷情的,誰知道?沒人知道!蹬三輪車的就跟人游客說:這個是樊樓,宋徽宗跟李師師約會的地方!外地人就問:這個樊樓是宋代的嗎?蹬三輪的就說:是是,是宋代的!你說這不是瞎掰嗎!八十年代蓋的!但是作為旅游文化,這無可非議,是允許的,靠這個掙錢的!開封名氣大,一說就是八朝古都!但這是旅游文化,這不是我們這些做文化的人所需要研究的東西。比如我們可以研究豫菜,研究鯉魚焙面是怎么來的,怎么發(fā)展傳承,怎么發(fā)揚光
大的,這是我們要做的事: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寫了那么多有關開封的東西,從一開始的《百年相符》、《宣和畫院》、《旱天雷》,到現(xiàn)在的《寺門》、《門神門神扛大刀》、《宋門》,全是在寫開封,但是我哪個也沒寫到一千年前去,我的背景可能在一千年前,我把“宋”作為掛我所有故事的墻壁,我要的是現(xiàn)代主義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東西,離我們老百姓,離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很近的東西。我的長河三部曲,《寺門》開篇就是抗戰(zhàn),一些老人還活著呢,他的后人還都在,離我們很近;《門神》就寫當下,木版年畫這種民間藝術的傳承;《宋門》是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開篇就是七一年。
我把那個時代中國的大事件,河南的大事件,開封城的大事件,都作為我掛《宋門》故事的墻壁。切入的視角很小,但是背景很大。我比較善于寫老百姓的生活,因為咱也是個老百姓,咱就是個手藝人,天天看著老百姓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