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1日07:05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大河網記者孫華峰 實習生張楠梁倩文王亞輝
在省會鄭州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起早貪黑,或悉心照顧新生嬰兒,或做好飯菜等候兒女回家;他們自力更生,圖個心里踏實……這是具有時代特征的一群人,從熟悉的故土來到陌生的城市,語言不暢、習慣各異,或會讓他們陷入困境與尷尬之中,但他們也在積極地融入城市生活,
畢紫菊:堅持公園駐唱 要活出自我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丁字步一站,身姿挺拔,目光炯炯有神,今年60歲的畢紫菊,即興演唱了一段京歌?!耙坏凵暇└?,便如有癮一般,永遠不想放棄?!本珰馍駜菏愕漠呑暇眨F如今有另外七八位“歌友”,大家相互交流切磋,既提高了技藝也增進了感情。
畢紫菊是南陽市鄧州人,兒子兒媳在鄭州工作,2013年來到鄭州專門負責照看年幼的孫子。隨著孫子漸漸長大,自己在家終日無事,出門后感覺整個人無精打采。怎么讓自己越活越年輕呢?畢紫菊想到了自己的拿手項目,那便是唱!畢紫菊從小熱愛唱歌,“南陽市有個京劇社,我一直在京劇社參加活動,上臺表演、練聲幾十年沒有間斷。一次偶然的機會,我來碧沙崗公園唱京歌,沒想到吸引來了一些和我一樣熱愛唱歌的同道中人,此后,大家便不約而同地每天過來聽歌、唱歌,切磋技藝、交流生活?!?/p>
去年,畢紫菊又加入了鄭州市老年京劇社、老年合唱團、老年朗誦協會等?!皢问且桓焙蒙ぷ舆€不夠,我也要與時俱進好好學習呢。”畢紫菊說,“老年人也要有自己的愛好和生活,要珍惜時光活出自我,思想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步伐?!?/p>
郭新電:只要還能跳舞 我就沒有老
一位67歲的老人,身體矯健、耳清目明。更讓人驚訝的是,一天跳四個小時舞蹈不在話下,這位老人就是鄭州市中原區(qū)檢察院退休職工郭新電。記者初見郭新電時,他正在和舞伴跳“倫巴”,舞步靈活,引得路人掌聲連連。郭新電說:“只要我還能跳一天舞,我就沒有老?!?/p>
郭新電老人曾是一名軍人,“我性格外向,在部隊是文體方面的活躍分子,從此與舞蹈結下不解之緣?!惫码娬f。
郭新電的家鄉(xiāng)在許昌禹州,因愛人在鄭州工作,1982年退伍后便來到鄭州中原區(qū)檢察院。此后,郭新電依然沒有放棄舞蹈,不光自己跳,還教其他舞蹈愛好者跳,“我現在的舞伴就是在教別人跳舞時認識的?!?/p>
2010年,郭新電正式退休,便開始了豐富多彩的退休生活。除了跳舞,還經?;丶亦l(xiāng)禹州普及法律知識?!皫啄昵拔矣袀€老鄉(xiāng)來鄭州工作,因為法制意識淡薄吃了不少虧,這讓我很心痛。在檢察院工作多年的經歷讓我積累了不少法制知識,現在能和家鄉(xiāng)人分享,我感到很快樂、很充實。”郭新電說。
談及現在的生活,郭新電表示很滿意,“我北京的朋友來到鄭州都豎起了大拇指,連連贊嘆鄭州發(fā)展突飛猛進,了不得,我能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幾十年來靜靜地看著鄭州日新月異,我感到很驕傲?!?/p>
王川云:納鞋墊練攤 權當鍛煉身體
打漿子、剪鞋樣、糊鞋底、穿針引線納鞋墊,一點都不含糊。在鄭州市金水區(qū)丹尼斯·大衛(wèi)城東門處,70歲的“鞋墊奶奶”王川云坐在小竹凳上,面前放著一個由嬰兒車改造的小推車,上面擺著男士、女士和小孩各種鞋碼的鞋墊,最貴的一雙才賣5塊錢,這些都是她親手制成的。
“鞋墊奶奶”名叫王川云,老家在鄧州,從16歲開始,她就做得一手好針線活。這是她來到鄭州的第21年。“那時候,俺大閨女在鄭州上大學,畢業(yè)了在這兒落戶,生了個小姑娘,叫我來照顧她,孫女上學了,我閑不住,就出來弄個零花錢?!?/p>
“一天下來能賣個五六十塊,都是出來買雙直接墊上就走了,穿著可舒服?!毙瑝|奶奶樂呵呵地說。
王川云家住人民公園東門公安局對面,距離擺攤點有一站多路,“一會兒到6點半我就回去了,俺老伴該把飯做好了。”王川云的老伴今年已經76歲了,由于她身體不好,家里買菜做飯都由老伴負責,“我每天推著車出來,當鍛煉身體了,就是圖個開心踏實?!?/p>
謝孟華:公交車站賣地圖 靠勞動掙錢心里踏實
在鄭州火車站東廣場前天橋附近的公交車站旁,一位賣地圖的老太太正在給前來問路的路人指方向:“小商品城往前走,轉個彎就到了?!贝髦豁斉f帽子,挎著兩個紅色編織袋,衣著樸素,笑容和藹,她叫謝孟華,老人來到鄭州已是第十個年頭。
謝孟華屬鼠,焦作人,今年69歲,老伴很早就去世了,一個人撫養(yǎng)三個兒子兩個女兒長大,待孩子們成家后,老人獨自來到鄭州開始了新的生活?!昂⒆觽兌夹㈨槪俏疫@個人比較倔,從來不依靠別人,也不占別人一點兒便宜,一邊賣地圖,我還能再撿些礦泉水瓶賣點兒錢?!?/p>
這個公交站是老人的常駐地,自從七年前辭了解放路的環(huán)衛(wèi)工作后謝孟華便一直在這里,下雨了可以在天橋下避雨。多年來,在這里看著來來往往的行人,給他們指路,謝孟華說,兒女們經常給她生活費她都不要,她自己身體健康,能養(yǎng)活自己,每天出來擺攤還可以曬曬太陽、與別人聊聊天,靠自己的勞動掙錢心里踏實。她很喜歡鄭州這座城市,總是遇見很多善良的人。
老人感慨稱,人必須自強,這樣才能活得開心,她會一直在這里賣地圖,等哪天干不動了也就回去了。
陳秀菊:在鄭打工十余年 為兒攢錢蓋房子
63歲的陳秀菊和61歲的老伴來到鄭州十余年了,一直在做環(huán)衛(wèi)工作。陳秀菊在福壽街掃地,老伴在二七塔附近打掃。老兩口有倆閨女一個兒子,閨女已經出嫁了,而兒子還沒結婚?!坝猩缎量嗟模硟煽诘每蓜艃焊砂?,小孩兒還沒成家哩?!标愋憔崭嬖V記者。
環(huán)衛(wèi)工作是上午班和下午班兩班倒,“干這么多年都習慣了,上午班時間長點,起得早辛苦些。”陳秀菊說,正常工作是一天八個小時,上午班得早上3點半到崗,由于清掃街道位于火車站,人流量很大,也有不少小吃攤,凌晨清掃的時候垃圾會很多。等到五點半,陳秀菊回家簡單地吃些早飯,6點又準時來到福壽街上崗,一直干到中午12點半。
夫妻倆在附近租了一間房子,月租四五百,加上一月所有開銷,倆人得花費1000多,“俺兩人干活,每個月差不多能落下一個人的工資嘞?!标愋憔諛泛呛堑卣f著。
福壽街的路兩旁停有很多自行車,人流如織,地面上卻少見垃圾。拿著掃把和垃圾斗,陳秀菊在路上來回清理著,“做啥事就得做好,看著街道干凈,心里頭兒也敞亮,中秋節(jié)的時候還給俺們一人發(fā)了兩壺油和月餅哩?!?/p>
現在,陳秀菊最大的心愿就是小兒子能早日成家,老兩口心里的大石頭就能落地了。
蔣永德:結識新朋友 融入城市生活
父母渴望安享晚年,兒女需要有人照顧孩子,當兩代人的需求沖撞時,父母往往是退讓、犧牲的一方。
今年72歲的蔣永德,老家是周口的,來鄭州生活十幾年了,老人告訴記者:“原來在農村生活,村里鄉(xiāng)親們關系都很近,總有人聊天說話,剛來鄭州時沒有認識的朋友說話,天天圍著孫子轉。”
蔣永德表示自己也很想結識新的朋友,融入城市生活。“孫子長大后,我每天都會來五一公園鍛煉身體,許多老人也都經常在公園鍛煉,我主動找他們聊天,慢慢地大家熟悉起來,每天結伴同行來鍛煉,自己也不覺得寂寞了?!?/p>
談及現在的生活,老人表示很滿意,“孩子在哪我就跟到哪,這樣心里踏實,孩子工作忙也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只要孩子過得好就是對我最大的慰藉。”
劉龍告訴記者:“有時候不想去但是經不住老哥哥的盛情,一個人住著想的多,出去心情就不一樣了。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查找,終于有小區(qū)居民辨認出老人身份。民警立即與其女兒取得聯系,將老人送回家。此時,老人的女兒、女婿正焦急地等著患有老年癡呆癥父親的消息。
“10月2日下午,我身體不舒服險些發(fā)生意外,得到了該校兩名女學生的幫助,現在特致電表示感謝。就在此時,漯河四高二年級(十一)班的學生董嘉茹、吳方圓從此路過,看到了這一幕,趕忙上前攙扶起了李付釗老人。
“我是拱墅區(qū)小河街道居民,懷著一顆十分感激的心向您反映:經過3個月20天的努力,被微信詐騙的33萬巨款終于回歸本人……”
“快看,樹上咋坐著一個人?干啥了?”10月16日下午,記者途經太原市文興路,在太原市圖書館西門附近,聽到幾位路人議論著,還對著路邊的一棵樹指指點點。
“快看,樹上咋坐著一個人?干啥了?”
而這一切都因為國慶期間的一場大火,為了救出屋里正在睡覺的3個重孫子重孫女,她兩入兩出火海被燒成重傷?!迸R潁縣中醫(yī)院院長李銀芳告訴河南商報記者,由于老人部分傷口感染,因此治療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她表示會安排醫(yī)生和護士精心照料。
而這一切都因為國慶期間的一場大火,為了救出屋里正在睡覺的3個重孫子重孫女,她兩入兩出火海被燒成重傷?!迸R潁縣中醫(yī)院院長李銀芳告訴記者,由于老人部分傷口感染,因此治療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她表示會安排醫(yī)生和護士精心照料。
小時候逃荒時與父親走散,70多年來她一直有一個愿望:有生之年能找到家人團聚。今年中秋節(jié),來自南陽的86歲老人郭鳳英終于圓夢:在當地派出所的幫助下,她在臨潁縣找到了自己失散75年的親人。
時至今日,張女士和母親都無法接受這一殘酷現實——78歲的外公在老年公寓被同屋六旬男子毆打致傷,住院數十天后不治身亡。
以營利為目的的KTV,在人流量少的時段打折促銷,不僅可以帶來人氣和流水,減輕經營成本壓力,也滿足了老年群體的娛樂需求,提供了必要的場所,這種雙贏完全符合市場規(guī)律。
以營利為目的的KTV,在人流量少的時段打折促銷,不僅可以帶來人氣和流水,減輕經營成本壓力,也滿足了老年群體的娛樂需求,提供了必要的場所,這種雙贏完全符合市場規(guī)律。
據當時事發(fā)時下班路過此處的一名金水區(qū)南陽新村辦事處巡防隊員稱,老人前后兩次摔倒,是好心的公廁管理員將其扶起和報的警。
根據統(tǒng)計,截至今年8月份,鄭州地鐵1號線工作人員中涌現好人好事727件,其中,拾金不昧585件,助人為樂142件,收到乘客感謝信190封,錦旗14面。老人在乘坐地鐵時,如遇身體不適,應及時向工作人員或身邊乘客求助。
210路公交車長王輝,6月11日上午,遇上一個特殊的乘客,95歲的老人季宗武,折騰了4個多小時,終于把老人交到他的老伴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