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求學不應(yīng)“功利化”
“保安哥”通過求學改變自己的人生道路,這對在大學安穩(wěn)上學的學子來說,無疑很“勵志”。
河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校團委副書記原方認為,這對于大學里迷茫,甚至逐漸忘卻理想的學子來說,是一個鼓勵,“只要愿意求學,不管你在什么位置,都可以努力,并且獲得回報”。不過,也有人認為,這恰恰說明目前還是一個文憑社會,成功的途徑還太狹窄。
著名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說,“保安哥”的故事不是勵志,他們只是做了他們自己的人生選擇而已。
他認為,“求學”不應(yīng)該帶有太多功利性,“求學成功”不代表“人生成功”,即使這些“保安哥”沒有獲取文憑,也可以在自己原有的職位上做得出色,“成功的模式不應(yīng)該是單一的”。
談到近年來流傳的“讀書無用論”,熊丙奇認為,最大的原因是我們把求學看得太功利,“如果拿到文憑了找不到工作,個人會很沮喪,社會也認為你很失敗,便會把問題歸結(jié)到讀書上”。
“其實讀書和上學本身,只是一種選擇,不是為了收獲名譽和地位,從長遠看,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短期內(nèi)也許看不到效果?!毙鼙嬲f。
?。ㄓ浾?段睿超 實習生 孫李爽)
相關(guān)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