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日獲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魯木齊市新市區(qū)人民法院近日對一起編造虛假恐怖信息致航班備降案件作出民事判決,依法判處王某賠償航空公司經(jīng)濟損失28.8萬余元。
2012年10月8日,被告人王某因與他人感情糾紛產(chǎn)生報復心理,以他人名義向烏魯木齊機場派出所謊報南航烏魯木齊飛往北京的CZ680航班有危險,致使該航班備降蘭州中川機場。隨后,警方對航班上所有乘客和隨機物品再次安檢,未發(fā)現(xiàn)異常。當日,王某在伊寧被抓獲。2012年12月,王某以編造虛假恐怖信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
據(jù)了解,民航在接到威脅恐怖信息后,通常都是以“寧可信其有”來處理,要采取迅速備降或返航、快速疏散乘客、清艙檢查、對乘客和行李貨物進行二次安檢等措施。這一系列過程要涉及航油消耗、備降飛行成本、飛機租金、旅客餐飲等10余項費用,嚴重干擾了航班正常運營和社會秩序,同時也給航空公司帶來了較大經(jīng)濟損失。一位民航業(yè)內(nèi)人士向記者表示,上述損失只是直接損失,還不包括對社會公眾造成心理恐慌、飛機維護、延誤航班再次排隊時間等間接損失。
按照刑法規(guī)定,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應處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司法部門認定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以有期徒刑的上限最高可達15年。此外,航空公司還可以在刑事判決生效后提起民事訴訟,追究虛假恐怖信息編造者及傳播者的民事責任,要求其承擔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
“真的很后悔,實在是沒想到造成了這么嚴重的后果?!蓖跄吃诜ㄍド媳硎?,自己一時沖動,沒有料到恐嚇電話對航班的嚴重影響,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局面,并告誡人們千萬不要以身試法
鏈接
今年5月15日,深圳航空公司向深圳市公安局機場分局報案,稱接到炸彈恐怖威脅電話。同日,3家航空公司的5個飛往深圳的航班因恐怖信息被迫返航、迫降或延遲起飛。
檢察機關認為,被告人王某亮故意編造爆炸威脅恐怖信息嚴重擾亂了社會秩序,并造成了嚴重后果,建議法院對王某亮判處8年至12年有期徒刑。
說“法” 遏制“詐彈”案件須嚴刑重罰
今年5月15日、5月17日,國內(nèi)16個航班民航遭遇“詐彈”威脅。中國民用航空局5月18日在官網(wǎng)指出,犯罪嫌疑人除了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外,相關航空公司還可以向犯罪嫌疑人提起民事賠償要求。北京市航空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起淮提出,對此類犯罪嫌疑人按照刑法處罰后,航空公司應當附帶提請民事賠償,要求肇事者承擔因返航、航班延誤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有助于遏制此類案件的發(fā)生。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