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九三閱兵”,刷爆朋友圈。不管是坐在觀禮臺,拿起手機記錄歷史片刻;還是面對電視熒幕,討論從天空掠過的飛機是哪種型號;激動和豪情是大家共同的感受。同時也讓人更多地思考,今天我們紀念勝利、銘記歷史,是為了什么?“讓我們共同銘記歷史所啟示的偉大真理: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diào)的,以史為鑒,就要堅定維護和平的決心。
和平猶如空氣和陽光,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如果說,70年前的那場戰(zhàn)爭離我們還有一些遙遠,那么,發(fā)生在我們這個時代的沖突、矛盾,或許更能讓我們體味到和平的寶貴,戰(zhàn)爭和沖突依然是懸在人類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也就在這幾天,一位3歲敘利亞小難民偷渡遇險的照片,引發(fā)國際社會的震驚。如果不是敘利亞局勢持續(xù)惡化,誰會冒險愿意離開自己的國土?這樣的不幸,更是照見了人們對和平的渴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牢記歷史,是為了開創(chuàng)未來;不忘戰(zhàn)爭,是為了維護和平。沒有和平的外部環(huán)境,國家發(fā)展怎么實現(xiàn)?沒有相互之間的包容,共同繁榮從何談起?“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后,必有兇年?!痹谌蚧找嫔钊氲漠斀?,沒有哪個國家能獨立于世界之外。局部的動蕩不安,必然會影響到世界的發(fā)展。在這個意義上,維護和平,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國家,都義不容辭。
遭遇過列強的入侵,經(jīng)歷過70年前這場民族保衛(wèi)戰(zhàn),中國人民比誰都更能理解和平的珍貴。然而,面對中國經(jīng)濟體量躍居世界第二,綜合國力不斷上升,總一些人帶著有色眼鏡,罔顧事實,大肆宣揚“中國威脅論”。其實,和平、和睦、和諧,歷來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無論是“國雖大,好戰(zhàn)必亡”的歷史箴言,還是“和為貴”、“和而不同”、“協(xié)和萬邦”、“兼愛非攻”的歷史理念,和平的基因早就融入了東方這個古老民族的血液。
事實勝于雄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一直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一屆領導集體上臺以來,一直反對“國強必霸”的邏輯,強調(diào)“中國都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習近平總書記更是屢次強調(diào)應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積極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威脅之說,從何而來?
“和平必勝!”這一刻,我們以如此隆重的方式紀念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又何嘗不是對和平的深切呼喚?(林亦辰)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