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地區(qū)、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其他地區(qū)、其他的人,逐步達到共同富裕。”這是鄧小平1985年10月23日會見外賓時表達的中國政策理念。
28年來,一部分地區(qū)、一部分人的確先富起來了。眾多家庭的財富也有了增長,更多人成為中產。但嚴峻的事實是:中國還有1.28億人的人均純收入不到192元/月(2012年國務院扶貧開發(fā)領導小組辦公室數據),1%的家庭掌握了中國41.4%的財富(2010年世界銀行數據),中國基尼系數常年遠高于聯(lián)合國規(guī)定的0.4的警戒線,中國的人均GDP排名在世界一百多位。說好的“共同富?!蹦??尚在下一個中國夢中。
在成功學大行其道的社會氣氛中,獲得了財富成功的富人,成了標桿和明星;在貧富兩極分化的財富現實中,作為既得利益者的富人,成了標靶和出氣筒。
此時,作為社會既得利益和優(yōu)質資源占有者的富人,擁有相當寬泛的選擇:可以依法經營照章納稅獨善其身;可以帶動和幫助其他人共同富裕;可以通過還哺社會的企業(yè)文化盡到公民責任;可以通過個性化的行動參與和人格魅力影響他人;可以借助話語權成為公民社會建設的先鋒——換句話說,富得像個人樣,而非富得像個錢樣,能有效抵消公眾披著仇腐外衣的仇富心態(tài),讓全社會重新認識富人。
《新周刊》剖析了中國富人們的8種活法,討論了富人們的壞傳統(tǒng)和自我修養(yǎng),采訪了企業(yè)家、經濟學人、傳媒人對富人和公眾關系的看法,盡可能多元地呈現了中國富人在公共事務中的表現。
金錢買不到尊嚴、尊重和尊敬;更守法的創(chuàng)富之道、更多的社會擔當,才能為富人正名——“能力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
重新認識富人
窮人承擔的壓力只有一種——窮,而富人承擔的壓力來自無孔不入的外部世界。經濟學家茅于軾說自己“為富人說話,為窮人辦事”。如此,社會才有進步。窮人富,則國富;富人革新,則國革新。
文/胡赳赳
“富人”在中國社會里是一個敏感的詞匯,一方面來自大多數人的“仇富”心態(tài);另一方面,各種先富者的“炫富”又加重了這種心態(tài)。
真正的富人是稀有的。《窮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羅伯特后來又寫了一本書叫《富人的陰謀》,他指出:“美國乃至世界的經濟規(guī)則是由1903年的八位大富豪一起制定的。他們制定這些規(guī)則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讓大眾為他們服務——連總統(tǒng)也不例外?!?/p>
在這本書中,他還重新對富人下了定義:一、不用工作;二、不工作時,收入大于支出。
從這個定義看,中國90%的企業(yè)家都不是富人;北京90%的房東都是富人。羅伯特再次刷新了對富人的認識。
詩人歐陽江河有一次跟朋友說:“如果他有兩個億,那他還缺三個億。我有十萬,最多只缺二十萬。”
詩人是俯視富人的。但公眾對富人的“羨慕嫉妒恨”,卻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
富人和窮人,不應被對立起來,他們只有社會發(fā)展程度的不同,生命權和心靈則是平等無二的。
真正的痛苦只有富人自己知道。中國的富人們,其財富的積累無外乎三種方式:一是資源互換型,換取官方資源、環(huán)境資源(土地、礦產等)、金融資源;二是擴張搏命型,比速度、拼管理、毀健康、擴市場;三是市場經濟型,完全按自由經濟原理和市場經濟法則辦事。
這三種方式,在中國互相交織,很難單一存在。比如說,IT企業(yè)是最代表新經濟形態(tài)的,但走著走著,都變成了資源互換型;而像資源互換型的企業(yè),一旦與外資企業(yè)相比拼時,又不得不按市場經濟來接軌。
說好聽點叫“中國特色”,說不好聽點叫“怪胎”。
從一開始,中國的富人群體即面臨著一種悖論:不富,無以立足;富了,社會地位并未增加,他人的認同度、社會的融入度并不高。
因為即便連富人們自己都承認,他們的富裕是有“原罪”的。這便是“資源互換”型的結果。有人如此總結:“市場上的人,無外乎巧取豪奪四字。先豪奪,奪不了的,想辦法巧取?!?/p>
由于富人的社會角色敏感,這也使得富人越來越抱成團,互相結成小圈子,與社會大眾脫節(jié)。制造富豪榜的胡潤就發(fā)現了這種趨勢:富人們的活動幾乎固化在一個小圈子里,龜縮在一個殼中。
不過,人的天性中都有正義、良知、仁慈的一面,富人的那一面只是不輕易被激發(fā)出來而已。因此,在一般人的理解中,富人與不仁往往被聯(lián)想在一起。
但一位關愛抗戰(zhàn)老兵活動的發(fā)起者打破了這種偏見,他在一次對“中歐商學院”游學會的演講中,一次性募捐到600萬元。
社會的進步或墮落,跟富人群體的作為是分不開的。當前的富人群體話語權空前強大。
一個正常社會的結構,應該是人才向上流動,而資金向下流動。這樣組成的才是健康的社會,才能正常運轉。
近年來社會學家哀嘆“上升通道受阻”、“社會階層板結”、“蟻族”和“屌絲”大量繁殖,都是因為,正常性的流動被切斷了。學者孫立平多年前預言的社會“斷裂”正在迅猛地發(fā)生。
富人可能比窮人更沒有安全感,既得利益使得他擔心得更多。同時,富人們也意識到改革的迫切性、維護自身權益的重要性,以及參與社會進程的必要性。
相較窮人而言,富人往往受過高等教育,或在“社會大學”中摸爬滾打,更具有精英意識,對社會氣候的變化更敏銳。正如中國封建社會中,“士紳階級”是社會的穩(wěn)壓器一樣,當前的富人群體對社會的輻射力、影響力和話語權也是空前的強大。
可以說,社會的進步或墮落,跟富人群體的作為是分不開的。有時,他們更具有求新、變革的活力和冒險精神,但有時,他們又貪圖享樂、不思進取、明哲保身。下一步中國的走向,與這個群體的選擇是密不可分的。但愿如財經類媒體在紙媒黃金時代發(fā)出的宣言那樣:先建立一個商業(yè)文明,然后用商業(yè)文明推動政治文明的轉型。
林語堂在百年前就取笑過:“中國就有這么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階層,利益每天都在被損害,卻具有統(tǒng)治階級的意識?!边@句話引來很多身居底層者的自省和共鳴。
而一位媒體人士的描述是:“窮人永遠是炮灰,革命中是戰(zhàn)場上的炮灰,消費社會里是商場上的炮灰?!?/p>
聯(lián)想到無數的卡奴、房奴、月光族,這話也的確不為過。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