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新宣言
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是在中國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關鍵性時刻作出的具有歷史意義的宣言,意義深遠。
第一,它解決了中國往何處去的問題。中國改革開放不可逆轉,一定要達到它的最終目標:實現幾代人的中國夢,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為現代化國家。市場決定是經濟基礎,現代市場經濟的基礎就是市場決定,但市場決定并不是不要政府調節(jié),政府須從維護市場秩序的意義上發(fā)揮必要的作用——這就是現代化國家的基本框架。
第二,現代市場經濟必然是法治經濟。三中全會對此有明確的宣示:法治中國。中國必須建立法治社會,確定與市場經濟相應的游戲規(guī)則,不能再搞人治。中國從滿清立憲、辛亥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以及改革開放,已經積累了很多經驗與教訓,現在必須排除一切干擾,堅定不移地走依法治國的道路。
第三,產權問題仍然是現代市場經濟的基石,土地產權問題將是下一步中國往何處去的癥結。三中全會提出了要給農民更多的財產權,這主要是指土地產權。目前的房地產市場、農村承包的問題,甚至農村勞動力流失、農產品價格等問題其實反映的都是產權問題。如何解決,還要看下一步如何落實和明確這一點。
第四,中國需要一個和平發(fā)展的國際環(huán)境。最近,日本在美國的支持下對中國硬對硬的碰撞,是十分危險的,中國如何應對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智慧。中國必須與世界上所有國家,特別是周邊國家、亞太國家建立和平友好關系,與美國和俄羅斯建立和平友好的關系。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瓦解極少數挑釁中國發(fā)展的勢力。
第五,需要一個和諧的內部環(huán)境。危險在于兩個,一是兩極分化。由于腐敗、壟斷、政企不分等原因,導致財富集中在極少部分人手中,這是非常危險的。還有一個就是民族團結。民族政策要有一個與時俱進的觀念,這是考驗我們智慧和魄力的大問題。
第六,中國要抓住信息化機遇,特別是在大數據時代。中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多信息就多,是世界最大的信息市場,因此發(fā)展信息產業(yè)具有天然優(yōu)勢。大數據是改變世界的革命性工具,大數據將帶領新能源、新技術、新材料、新設計,一句話就是新世界的改變。如果中國及時抓住這一工具,中國將真正抓住科教興國、人才戰(zhàn)略、新型工業(yè)化、新四化等關鍵。
在發(fā)展的技術模式上,中國目前仍在探索階段,正在嘗試各種可利用的新規(guī)則、新能源、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等,但路徑并不清晰。中國錯過了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現在不能再錯過第三次工業(yè)革命。中國具有發(fā)展新能源的巨大潛力,不僅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風力資源,生物能與地熱能儲量也很豐富,還是世界上太陽能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我們如果選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經濟發(fā)展模式,將有望在一個和平、友好的環(huán)境下實現中國夢。(李德偉:作者為中國大數據和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長、國家發(fā)改委中國科學投資雜志主編)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