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報社評論部主辦的微信公眾號“花地留聲”現(xiàn)已開通,為實現(xiàn)新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的融合,我們將在聲音版開設(shè)“微聲音”欄目,將微信公眾號發(fā)布的文章呈現(xiàn)在報紙版面上,并在微信公眾號上薦讀版面上的優(yōu)秀評論稿件,敬請讀者關(guān)注,并與我們交流互動。 ——編者
小時候,有一位鄰居大媽,人很善良,鄰里之間人緣也挺好的,但就是得不到大家的尊重,人們都把她當成一個老糊涂來糊弄,雖然那時候我還很小,但也能感受到周圍人對她的輕視之情。
當時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長大了才漸漸懂得,這個大媽是個濫好人,凡事不辨是非。鄰居之間發(fā)生了矛盾,張家人對她哭訴一番李家的不是,她立刻就覺得李家人做事沒道理,把李家大罵一通??煞催^來李家人再向她講一通自家的種種不易時,她又覺得李家人可憐,陪著人家掉一通眼淚。時間久了,大家自然就覺得大媽的同情很廉價,也就越來越看不起她了。
生活中像鄰居大媽這種濫好人很多,這些人共同特點就是沒有是非觀,沒有判斷力,濫施同情心,遇事幫不上忙,只能添亂。
一個普通人做濫好人也就罷了,我們頂多說這個人沒有腦子,但媒體總是做濫好人,問題就大了,畢竟媒體是公器,如果媒體不分是非,或者有意無意地混淆是非的話,那整個社會的價值觀都會被媒體帶進溝里去。
最近有兩個熱點新聞:一個是南京虐童案的當事人李征琴服刑期滿出獄;另一個是河南周口冒名頂替上大學的假王娜娜被所在單位清退。兩家“京”字頭的媒體分別報道了這兩個案件,只是報道選取的角度有點古怪。
第一個案子,明明法院已判決李征琴有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鑿,但是媒體報道卻用充滿同情與憐憫的語氣描寫了李征琴在監(jiān)獄里吃的各種苦,所謂的“苦”其實不過是每一個服刑人員在獄中都要承受的,諸如力所能及的勞動以及受害人寶寶及其親生母親對她的種種愧疚之情。
我們承認人的情感是很復(fù)雜的,不是所有的受害人與加害人之間都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的關(guān)系,但是凡事總有個基本的是非曲直,正所謂公道自在人心,媒體作為公器就要在一個公正的立場上傳達一個基本的價值判斷。特別是在當前全面推進法治國家和法治社會建設(shè)的進程中,法院判決的權(quán)威性和公正性需要社會輿論,特別是媒體的維護,如此喊冤式的報道,不知要置司法權(quán)威于何地?
第二個案子的報道問題就更明顯了。媒體在描寫被頂替者命運的同時,又用了大量的筆墨描寫了頂替者這些年來在別人陰影下過的另類生活以及通過自己的艱苦努力所取得的成績和事情公開報道以后處境的悲慘。這樣的報道讓人分不清究竟誰才是受害者,誰更應(yīng)該得到同情。難道還要讓讀者去憐憫一個冒名頂替者嗎?畢竟人生是一條單行線,走過了就不能回頭,超了捷徑就一定會繞更大的彎子才能回到正路上來,這就是做錯事的代價。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一些媒體開始追求“情懷”,喜歡以悲天憫人的姿態(tài)來關(guān)注每個個體的命運和不幸。這種新聞報道的理念并沒錯,但是需要提醒的是,運用情懷與悲憫是一種非常高超的技巧。就像雨果在小說《悲慘世界》中對犯罪后的讓瓦讓內(nèi)心激烈沖突的描寫一樣,那是一種基于作者自身對人生、命運深刻領(lǐng)悟后的自然流露與表達,而不是像青春期的孩子一樣,用玩叛逆的方式來刷存在感。所以,情懷與悲憫不是每個人都能駕馭的,玩砸了難免會露怯。
我們可以看到,這兩篇報道并沒有體現(xiàn)出媒體應(yīng)有的情懷與悲憫,倒是和文中開頭說的那位鄰居大媽的表現(xiàn)有一拼了。在沒有立場、沒有是非觀的前提下,別人告訴你的“苦難”無易于矯情,而你給予別人的同情,也不過就是一些廉價的眼淚。
我們這個時代很流行偽裝,人們習慣于裝成熟、裝深刻、裝強大、裝土豪,一些媒體和媒體人也不能免俗,總想把自己裝得卓爾不群,總想表現(xiàn)自己的情懷與悲憫。但是沒有內(nèi)涵,裝也裝不像,結(jié)果不免就裝成了濫好人。(葉泉)
相關(guān)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