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前副臺長洪民生最近接受《中國周刊》采訪時表示:他分管了頭十年的春晚,春晚節(jié)目僅僅是每年變一下形式,內容卻沒進步。尤其是最近五年,路子不對,老百姓過得還很苦,春晚卻一直在歌功頌德拍馬屁。
如果這話不是從已經參加過三十一年春晚彩排的洪民生嘴里說出來,恐怕沒有多少說服力。作為曾為春晚藝術把關人的他,報道里說,“關注春晚”似乎已經成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親歷和見證了春晚曾經的輝煌,怕也才有資格再說春晚現(xiàn)在的漸顯頹相:“春晚再也回不到那個時代了。”
那個時代是怎樣一個時代?報道的結尾這樣總結:在洪民生的年代,春晚追求的是百花齊放,而電視人的信仰是百家爭鳴。與此作為對比的是:最近五年,路子不對,老百姓過得還很苦,春晚卻一直在歌功頌德拍馬屁。
年節(jié)是個喜慶的節(jié)日不假,花團錦簇固然是每個人的目標。可是,電視上的豐滿,總也抵不過現(xiàn)實的骨感來得真實。真實的情況甚至是這樣:被強迫接受花團錦簇的人,生活中經歷的不如意反而在此時更容易感到郁悶。
不良情緒當然需要排解。所以,1984年春晚上的小品《宇宙牌香煙》,諷刺了當時社會上一些商家以假亂真的不良風氣;1994年的小品《打撲克》把官場里大官壓小官諷刺得淋漓盡致等等節(jié)目,不單給文藝形式注入了活力,更因針砭時弊的內容,讓公眾在開懷大笑的同時,紓解了胸中郁結的悶氣,這樣的晚會,能不吸引人嗎?至于這類節(jié)目其它的社會功效,比如將不良現(xiàn)象曬出來達到一定程度的消毒作用,那不也是件好事嗎?
然而,洪民生說,老百姓需要酸甜苦辣咸所有的味道,我們放甜味容易,苦、辣卻最難做到。如果說,無視甚至放棄了苦辣味的春晚,已經不再是公眾心目中的年夜文化大餐。只放甜味的春晚,確似乎是一種近似于轎子文化了。雖然,接受批評是一種雅量,而自信者也才有雅量。
春晚的影響力自不可小覷,又尤其成為文化符號之后。國家電視臺節(jié)目的性質,其一言一行,自然也容易被解讀為某種形式的指導性意見。那么,這個符號,是千萬不能轉向“拍馬屁”一邊的。
(四川 湯勁松)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