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海建(職員)
聯(lián)合國國際勞工組織日前對全球72個國家和地區(qū)統(tǒng)計顯示,其人均月收入為人民幣9327元。其中,中國員工的月平均工資為人民幣4134元,位列所調查72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第57位。 月均工資4134元,事實果真如此嗎?一者,所謂“世界水平”,完全忽略了全球最貧窮的地區(qū),統(tǒng)計的也僅是工資;二者,即便是對中國員工月薪的統(tǒng)計,也未必契合民眾感知——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數(shù)字,2011年,我國城鎮(zhèn)居民年人均總收入是23979元人民幣,相當于每月2000元左右(這還包括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經營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四個方面)。
其實,無論是什么口徑的平均工資,總會在民間激起無窮的憤懣——一方面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訴求,另一方面則是對“國富民窮”的不滿。在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博源基金會理事長秦曉稱,從2002年到2011年的10年里,中國居民收入增長比財政增長低將近7個百分點;而同期的美國財政平均增長1.86%,居民收入增長3.95%,居民收入高于財政增長。這一反差,也許比“4134元”與“9327元”之間的落差更讓國人心有戚戚焉。
平均工資上的焦慮,不過是敦促收入分配改革的信號而已。以分配體制改革慰藉平均工資上的群體焦慮,“民富”是唯一的正解。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