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活熊取膽的爭論,讓我想起一段逝去已久的往事。生活在鄉(xiāng)村的漫長的少年時代里,我曾認為勇氣的主要表現(xiàn)是敢于殺生。為了磨煉自己,成為一個勇敢有用(那時候我覺得這是一碼事)的年輕人,我接受了父親的鼓勵,主動請纓去殺雞。把一件尋常的事情上升到理想人格的高度,對提升技術(shù)水平當然有明顯的幫助。我很快出落成嫻熟冷靜的小號屠夫。此后的幾年間,我從年輕婦女那里接過一只只熱乎乎、掙扎中的土雞,還給她們冰涼的死雞和一碗雞血,由此收獲的感謝是微不足道的———我只是為超越自我而感動。
家禽畢竟太溫順了。以一個農(nóng)村孩子的眼光看來,它們在食物鏈上的位置決定了它們的命運。山野中并無洪水猛獸,最可怕的也不過是蛇。春天一到,爬行動物離開巢穴,蛇開始交配、產(chǎn)卵,性讓它們激動,也讓它們變得軟弱可欺,我舉著棍子,沿著水溝,一條接一條地把它們擊斃在溝底或草叢中。死去的蛇扭曲著身體,令我的興奮夾雜著驚悚。
弱者突然爆發(fā)出殘暴一面,其心理學上的起因很可能仍然是恐懼,但在我父親看來,這種無必要的惡,乃是道德上的缺陷———他正在耕田,突然丟下犁把沖到我面前,從我手上奪下竹棍,面容因為咬牙切齒而扭曲。
懾于他突如其來的暴怒,我的手軟了。多年以后,我還記得他說的話,“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罩紗燈”,但當時只是讓我感到不解和迷惑?,F(xiàn)實生活并不像父親的順口溜那樣慈悲。螻蟻和飛蛾的生命如此卑賤,幾乎一直以來都是孩子的玩具,我如何能理解他那種有所不為的樸素哲學?
殺生這種事,也有用進廢退的問題。過了幾年,我開始在學校寄宿,興趣轉(zhuǎn)向,從此告別了嗜血的生活。時間一久,絕活生疏,偶爾對著一只雞也躊躇良久不敢下手,碰上熟練的殺豬師傅露天作業(yè),還會心動過速,兩眼一黑———并不僅僅是場面血腥,也是這種情景刺激了我的不忍之心。
人類的不忍之心沒有什么道理,除了動物本能,更多是習俗。除了宗教的戒條(大乘佛教禁殺生)的影響,或者某種理想人格的投射(儒家倡導“君子遠庖廚”),還有些是情感因素,或者文化中的道德禁忌使然。這些因素乃至傳統(tǒng)的食物結(jié)構(gòu),都會對我們的行為產(chǎn)生規(guī)制。但歸根結(jié)底,我們乃是有理性的人類,與一條蛇狹路相逢的時刻,制服它也許需要足夠的勇氣,但在絕對安全的情形下虐殺一條蛇,或者哪怕是虐待一只注定要挨刀子的雞,都是無必要的惡行。
這當然是有爭議的話題。魯迅為此寫過《倒提》,有人覺得,針對食用動物的臨終關(guān)懷未免虛偽,是因為他們沒有搞清楚虐待和吃肉的基本區(qū)別。對我父親來說,缺乏不忍之心的人是可怕的,這和他吃不吃肉毫無關(guān)系。說到這里,我不想爭辯熊膽到底有沒有藥用價值,但既然人造的化合物完全可以取代熊膽,繼續(xù)虐待黑熊,并且占它們不會說話的便宜,就可謂殘忍。
除了大乘佛教的信徒,不論古今中西,魚蝦雞鴨牛羊都是常見的食物,沒人為吃它們的肉感到不安。不管在哪個社會里,人的生存總是第一位的。吃掉這些動物不會被看作“必要的惡”,因為吃肉根本不會被看作是“惡”。動物包含的蛋白質(zhì)和脂肪對人類如此重要,攝入足量的蛋白質(zhì)和脂肪甚至被看作是一種人權(quán)。但也應看到,人心并非一成不變。想來西方人也曾吃海豚和狗肉,但如今把吃海豚和狗肉都算作野蠻行徑,是無必要的惡,而在亞洲人看來,加拿大人獵殺海豹的方式才算真的殘忍。不管怎么說,以前覺得司空見慣的事情,過了些時候,也許就覺得殘忍。這就是我們的食譜變得越來越單調(diào)的原因。
在以食肉為人權(quán)的社會里,動物福利的思想擴張得如此之快,證明我們在此事上的困境。時髦的理論家當然可以用全球化與地方性知識的沖突來描述這種現(xiàn)象。但對我來說,父親的暴怒給我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在一個令人糾結(jié)的話題上,訴諸理論、法律或輿論都可能無解,歸根結(jié)底,每個人只能根據(jù)自己的內(nèi)心做出選擇。
◎夏佑至 資深媒體人
相關(guān)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