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中國首席大法官周強,向2000多名全國人大代表報告工作。近萬字的報告在18頁正文之外,還有32頁的附件,圖表、曲線、二維碼圖文并茂。據稱這份報告歷經28次修改,媒體直呼:最高法院也“蠻拼的”。
從過去一年最高法院的工作來看,推動平冤糾錯、推進司法公開堪稱重點。平冤糾錯的背后是血淚的教訓,稱之“政績”不合邏輯,首席大法官也在報告中反思“對呼格等錯案十分痛心”。而司法公開確讓不少關心中國司法進程的民眾眼前一亮。
去年,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世界最大的裁判文書網、執(zhí)行信息公開網三大公開平臺先后建成并啟用。中國法院在去年一年進行視頻直播的庭審已達8萬次。此外,有629.4萬份裁判文書上網公布,110萬例“老賴”信息被發(fā)布。
司法信息為什么要公開,而且要全面、及時、有效公開?在法制恢復重建之初,“司法神秘主義”曾在中國法律界占了主流。支持這一論調者,除了有現(xiàn)實層面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把控說之外,他們也常常借助西方幾十年前甚至一百多年前的材料來證明法官應“離群索居”、遠離輿論。殊不知,在當下這個自媒體時代,源于西方的司法神秘主義也在加速消退。法官的權力壟斷、知識壟斷、信息壟斷都被打開了缺口,以“神秘”來強化司法權威的傳統(tǒng)路徑已然坍塌。
我曾在《當司法公開遭遇“自媒體時代”》一文中指出:轉型中國較之西方更大的問題在于,我們的法院是在司法權威還未樹立的情況下,就一頭撞上了眾聲喧嘩的信息時代。中國的各級法院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將不得不堅持兩手抓:一手以個案公正來加快提升司法公信,一手以信息公開來滿足民眾在知情權上的需求。
尤其是,中國的法院系統(tǒng)還屢受地方保護和部門保護的不當干擾。及時、充分的信息公開其實也是抵抗外來干擾的不二法器。換言之,司法公開并不是基于“主動占領輿論場”或“應對法院輿情危機”的需要,而是促進司法公正與樹立司法公信的需要。
在新一輪的司法改革中,用“搶眼”來形容法院的司法公開一點也不為過。司法公開被寄望于通過引入“陽光”來倒逼司法公正。有了如此之多實實在在的變化,認同是第一位的。
全國法院系統(tǒng)在司法公開上雖然“蠻拼的”,但這并不表示司法公開就已“大功告成”。公開的目的,是要倒逼司法公正。最高法院在司法公開上的積極推進和率先垂范,為各級法院提供了可參照的樣本,但各級法院,尤其是各基層法院在響應司法公開上仍然參差有別。而根據級別管轄的相關規(guī)定,最高法院受理并直接審理的個案,并不多。最高法院周強院長在報告中所列舉的十余宗個案,大多來自高級法院及以下各級法院。
正因為基層法院承載著絕大多數(shù)的案件裁判工作,民眾對司法公正的關切、對公平正義的期待,主要也落在基層法院。近年來引發(fā)眾聲喧嘩的司法輿論危機事件,基本都發(fā)生在基層法院。而基層法院的司法公開狀況,在很大程度上仍與該院“一把手”的重視程度最相關。這樣的佐證俯手可拾。如果司法公開不能覆蓋到全部基層法院,“以公開促公正”的制度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最高法院司改辦主任賀小榮“兩會”期間透露,最高法接下來將重點推進中西部地區(qū)司法公開的力度和廣度,拓展中西部法院的司法公開的范圍。應當說,這一決策堅持了“問題導向”,很有必要。中國是個法制統(tǒng)一的國家,最高法院為司法公開搭建了諸多平臺,但如果缺了中西部法院的積極參與,冠以“全國”之名的公開平臺恐將徒有其名。落后和貧困不應成為司法公開的障礙,決心是否堅定才是司法公開全覆蓋的最大障礙。
據《法制日報》報道,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已完成歷史檔案數(shù)字化,這是法院信息化建設的成果,是“互聯(lián)網+”運用到審判的產物,是法院司法便民的新舉措,是法院司法公開的再拓展。
”司法界人士表示,長期以來,我國司法人員和地方法院、檢察院經費按行政區(qū)域實行分級管理、分級負擔的體制,存在司法權地方化傾向。廣州中院院長劉年夫說:“司法公開目前是社會認識一致、改革阻力小、實踐效果好,倒逼司法公正的重要突破口。
中國社會科學院24日發(fā)布的2014年《法治藍皮書》指出,2013年司法透明度存在不公開的自由裁量空間過寬等問題,有的法院認為公開會影響穩(wěn)定,往往將社會影響重大的案件歸為“不宜公開”的情況。
公正司法是人民法院的生命線,是人民司法的靈魂。落實最高院部署,推動各級法院司法公開工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需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氣,需要有得力的抓手,需要有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和智慧。
廣東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馬興瑞,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王榮,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鄭鄂致辭。1996.05—1999.09 中國航天工業(yè)總公司五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教授、飛行器設計專業(yè)博士生導師(1996.06 兼任實踐五號衛(wèi)星總指揮和總設計師)
事實上,不獨王書金案,包括唐慧案、李天一案等一大批影響較大的案件,都是在公眾強烈的關切中推進。但規(guī)定雖然重要,落實更重要,一些司法機關顯然落實得還不夠好,因而,靠公眾輿論監(jiān)督的倒逼,就顯得格外有意義。
全國高級法院院長座談會今天在吉林長春舉行,最高法院院長周強在會后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要以司法公開促進公正,萬分之一的錯案,對當事人來說就是百分之百的不公平,要求努力做到每一個案件審理都要實現(xiàn)公正。
人民陪審員參審案件是司法公開和司法民主的重要體現(xiàn),近年來,許昌縣人民法院不斷探索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新思路、新突破,從多方面調動人民陪審員參審的積極性,扭轉“陪而不審”現(xiàn)象,進一步推進陪審員工作良性發(fā)展。
為加強司法公開建設,推進陽光司法,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jiān)督權,夏邑縣人民法院采取多項措施,堅持“五項公開”,傾力打造陽光司法。今年以來,該院導訴人員共接待群眾咨詢500余人次,接待信訪群眾50余人次,發(fā)放宣傳資料700余份,贏得一致好評。
” 2014年6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作出決定,授權最高法、最高檢在全國18個城市開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試點,確保該項改革有法可依、合法正當。中央提出設立最高法第一、第二巡回法庭后,去年12月28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任命了最高法巡回法庭庭長、副庭長。
河北省法院司法公開三大平臺全線整體運行網上曬出5萬余份裁判文書
“法官庭審采用同步錄音錄像、同步記錄,這無疑是一次大變革。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縱深開展之際,市中級人民法院于4月9日開啟“轉作風、強管理、樹形象”主題活動,并誠邀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廉政監(jiān)督員、人民陪審員、律師等社會各界針對“如何改進司法作風”建言獻策。
無罪推定、正當程序、證據裁判等訴訟理念尚未真正樹立,是冤假錯案發(fā)生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
山西武鄉(xiāng)人,1975年4月參加工作,1977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碩士研究生學歷,法學教授,曾任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昨日,全國人大代表、最高法副院長李少平接受新京報獨家專訪時表示,無罪推定、正當程序、證據裁判等訴訟理念尚未真正樹立,是冤假錯案發(fā)生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