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06日16:51 來源:映象網(wǎng)
在河南省新野縣施庵鎮(zhèn)曾營村,有一位72歲的普通母親,她用半個世紀的時間照顧自己殘疾哥哥,用真情摯愛孝老愛親培養(yǎng)后代,用一顆善良的心演繹人間大愛。她就是曾被公安部消防局評為“英雄母親”和河南省婦聯(lián)授予“感動河南十佳母親”榮譽稱號的王鳳蘭。
殘疾哥哥當“嫁妝”
1967年冬,家住施庵鎮(zhèn)橋樓村的王鳳蘭與還在部隊服役的施庵鎮(zhèn)曾營村的曾光錄結婚。在簡單的陪嫁物品中,有一樣特殊的“嫁妝”,就是她娘家一級殘疾的聾啞哥哥王祥道。
王鳳蘭8歲喪父,11歲喪母,大她10歲的哥哥王祥道小時候因患腦炎用藥不當造成聾啞。她兄妹倆是在叔叔的照料下長大成人的。王鳳蘭21歲那年,照料她兄妹長大的叔叔先后給她物色了一個又一個條件不錯的婆家,但從小就崇敬軍人的王鳳蘭執(zhí)意相中了在部隊服役了兩年的“窮當兵的”曾光錄。結婚前,王鳳蘭向婆家提出的唯一條件是“帶著殘疾哥出嫁,并照料他一輩子?!?/p>
孝老愛親撐起天
婚后,王鳳蘭的丈夫仍在部隊服役,這一服役就是15年。在這15年里,家中的農(nóng)活、雜活里里外外全由王鳳蘭承擔。她婆家弟兄姊妹7人,丈夫曾光錄排行老大,公爹是長期慢性病,再加上王鳳蘭4個年幼的孩子,全家十幾口人的生活重擔全落在王鳳蘭身上。
為了支持丈夫安心服役,王鳳蘭默默無聞地承受著所有的苦和累,從來不拖丈夫的后腿。記不清有多少次,公公婆婆和孩子們患病,都是王鳳蘭跑衛(wèi)生所拿藥,有多少次病重時,都是王鳳蘭一人拉著架子車把他們送到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就診。后來,已經(jīng)懂事的二兒子曾召剛看到媽媽太累了,就生氣地抱怨爸爸不盡家長職責。王鳳蘭嚴肅地批評他說:“爸爸干的是大事,他在保衛(wèi)國家!”在王鳳蘭的教育下,曾召剛也對解放軍產(chǎn)生了崇敬之情,高中畢業(yè)后也當上了解放軍。在部隊僅兩年時間,他就三次受到嘉獎,連續(xù)兩年被評為優(yōu)秀士兵。
王鳳蘭的殘疾哥哥王祥道隨妹妹“嫁”入新家后,王鳳蘭對他的照顧格外用心,寧愿自己吃苦,也不能虧待殘疾哥哥。由于王祥道聽力和語言殘疾,與人溝通受限,脾氣不太好,王鳳蘭就設身處地的考慮到他的感受,盡最大努力照顧好他。2009年,72歲的王祥道不幸患上了食道癌,王鳳蘭就和丈夫商量,到外地一家有名的醫(yī)院做了手術治療。手術后,王鳳蘭對他的照顧更是用心,每天為他做六七頓飯,雞蛋、牛奶等營養(yǎng)品沒斷過一天,直到現(xiàn)在將近10年,王祥道的身體還一直很硬朗。
心存大愛感天地
王鳳蘭是善良的,她又是堅強的。生活的艱難困苦壓不垮她,年輕兒子的不幸犧牲也沒有壓倒她。1996年4月21日,她在洛陽市伊川縣消除中隊服役的兒子曾召剛,在執(zhí)行滅火任務時,為搶救一位母親和她的孩子,兩入火海救人,不幸被大火吞噬了年輕的生命。當時,組織上給王鳳蘭家發(fā)放了13400元撫恤金,王鳳蘭把其中的10000元捐給了伊川縣的“希望工程”,把剩下的3400元,再加上自己拿出的600元,湊齊4000元錢,替兒子繳了黨費......
王鳳蘭,一位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一位培養(yǎng)了英雄的母親,她用無聲的行動,詮釋著中華民族孝老愛親的傳統(tǒng)美德,演繹著人間摯愛真善美!
(通訊員:彭興才 王松)
網(wǎng)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wǎng)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