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6日 08:51
來源:東方今報
河南夏收結束之際,記者深入田間地頭,從南至北走訪一線種糧大戶。通過對三份夏收報告的解讀發(fā)現(xiàn),在夏糧連年增產的背景下,繼續(xù)保持豐產豐收的難度越來越大。未來保障糧食供給,既要持續(xù)加大投入,打造糧食生產核心區(qū),也要創(chuàng)新農業(yè)經營體制機制,釋放農業(yè)生產潛力活力。□新華社記者 李鈞德 張興軍
柳學友:“倒春寒”致減產 選好種子是關鍵
建議:打擊非法種子;盡早推出農業(yè)保險。
柳學友是河南息縣彭店鄉(xiāng)種糧大戶,2013年共收獲小麥3000多畝,總產約為240萬斤,平均單產800斤左右。
從6月1日起,柳學友展開機收會戰(zhàn)。沒想到開鐮第二天遭遇連陰雨,直到9日麥收才全部結束。
“幾千畝的麥子,第一天只收了100多畝,剩下都是雨后收割的。6日那天,地里還濕乎乎的,只能用鏈軌式收割機?!?/p>
回顧小麥生長過程,老柳認為,除了這場收獲前的降雨影響了小麥品質外,影響最大的是三四月份的“倒春寒”。從周邊村莊看,都不同程度發(fā)生了減產。
“最典型的癥狀是‘空穗’。正常情況下,每個麥穗要結實35到40粒,今年的麥穗看著不錯,但用手一搓就能發(fā)現(xiàn),每個穗有4到6粒是空的。”
老柳還告訴記者,今年麥收減產最明顯的一個特點是,不同品種產量差別很大。“我種了800畝鄭麥7698,平均單產900斤,2000畝的西農979,每畝也能打800多斤,另外還有300畝的新麥26,是第一年種,畝產只有500斤,差距非常大。”經過了解發(fā)現(xiàn),原來新麥26在當?shù)貙儆诔瑓^(qū)域推廣的非法種子。
老柳說,今年夏收的減產敲響了警鐘。為此,他提了幾點建議:要加強農資市場監(jiān)管,打擊非法種子;出臺政策扶持農民尤其是種糧大戶購買烘干機,避免豐收后的損失;盡早推出農業(yè)保險。
胡海濤:種地打糧保豐收 高產創(chuàng)建是穩(wěn)壓器
建議:建設高投入、高標準的示范方,將給糧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49歲的胡海濤是浚縣小河鎮(zhèn)種糧大戶,流轉土地達1160畝。與別的種糧大戶不同,他流轉的地塊多位于高產創(chuàng)建示范方內。
胡海濤說:“一般地塊打糧食,好賴年景會忽高忽低,示范方就像穩(wěn)壓器,不一定年年增產,但旱澇保收,在這樣的地塊搞生產,心里有底?!?/p>
據(jù)了解,今夏胡海濤共收獲小麥110多萬斤,平均單產達千斤。這也是高產創(chuàng)建示范方的常年平均水平。
在胡海濤承包的1000多畝土地中,其中300畝屬于示范方外的一般地塊。根據(jù)今年的收獲結果,后者平均單產僅700斤。
“拿示范方和普通地塊做比較,正常年景還看不出來啥,要是遇到自然災害的時候,高下立現(xiàn)。”
胡海濤告訴記者,2012年,當?shù)匦←溤庥龀嗝共?,示范方內單產仍達1000斤,普通地塊只有800斤,相差20%之多。
在胡海濤看來,示范方除了能多打糧食,成方連片的地塊還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比如抗旱時,普通地塊一眼井一天澆七八畝,示范方內可以澆40畝;機收時,普通地塊畝收費50元,每天每臺機器收割七八十畝,示范方內收費30元,每天能收200畝?!?/p>
小河鎮(zhèn)鎮(zhèn)長孫天葆介紹,全鄉(xiāng)10萬畝耕地,其中高產創(chuàng)建示范方達7萬畝。從2013年的夏收測產看,平均單產1160斤,比一般地塊高出200斤。
孫天葆認為,近年來夏糧生產連續(xù)增產,今后繼續(xù)保持豐產豐收難度越來越大?!昂粚嵒A,建設高投入、高標準的示范方,打造糧食生產核心區(qū),將給糧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p>
李海洋:天不幫忙人勤快 轉變機制添活力
建議:催生更多的家庭農場主,有利于挖掘、釋放農業(yè)生產潛力。
李海洋是太康縣毛莊鎮(zhèn)農民,也是全縣注冊的首個家庭農場主。
2013年,李海洋共收獲小麥1500畝,因為是與西瓜進行套種,折算后約1200畝??偖a130多萬斤,平均單產1100斤左右。
李海洋介紹,就全年小麥生長來看,“老天并沒有幫忙”,最后取得豐收很大程度是因為“人努力”。
“返青時遭遇了50多天連續(xù)干旱,導致畝穗數(shù)減少;快揚花時,又是近一個月的干旱,影響穗粒數(shù)和千粒重,中間還遇到一場‘倒春寒’。”李海洋說,“單從干旱如果處理不好來說,小麥成產三要素都會受到不良影響?!?/p>
為避免減產,李海洋每塊地最少澆了3遍。相比之下,很多普通農戶采取了“望天收”的態(tài)度。有的盡管也進行了抗旱,但效率很低。
“澆一水的單產能打900斤,澆兩水的可以打1000斤,澆三水的最高能打1300斤。從最后的結果看,種糧大戶基本澆兩水以上,一些小戶因為澆水不及時甚至沒澆水,只打了二三百斤。”
李海洋告訴記者,和種糧大戶對于天氣變化的敏感相比,很多普通農戶外出打工,田塊無人照料,或者家里留下的是老人孩子,無力抗旱,只能看著天氣預報一等再等。
太康縣農業(yè)局經管站站長李玉亭表示,此前抗旱春管一冷一熱的局面,就決定了大戶與小戶之間的產量差距。
他說:“大戶小戶從種糧積極性到實際效益的差距說明,在政策激勵和科技助推沒有明顯變化的情況下,結合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創(chuàng)新農業(yè)經營體制機制,催生更多的新型經營主體,將有利于進一步挖掘、釋放農業(yè)生產潛力活力?!?/p>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