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9 08:33:00 來源:京華時報
網(wǎng)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在異國他鄉(xiāng)長眠60余年的437具中國人民志愿軍遺骸,昨天早晨由專機從韓國仁川機場運抵沈陽桃仙機場。這是中國首次大規(guī)模接收犧牲在韓國境內(nèi)的志愿軍遺骸。從全國各地聞訊趕來的老兵和烈士后代,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外早早守候,迎接親人回家。
迎接
空軍戰(zhàn)斗機升空護航
張高麗:“最可愛的人”永留人們心中
昨天上午6:30,中韓雙方在韓國仁川國際機場舉行437位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交接儀式。
中方交接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代表團團長、民政部優(yōu)撫安置局局長鄒銘與韓方代表、韓國防部軍備控制次長文尚均準將現(xiàn)場簽署了交接書,確認交接437具志愿軍烈士遺骸以及相關(guān)遺物。隨后,中方為烈士遺骸覆蓋國旗,并舉行了簡短祭奠儀式,烈士遺骸由中方禮兵護送登上運送遺骸專機。
專機進入中國領(lǐng)空后,空軍兩架戰(zhàn)斗機迎接護航。11:30迎接儀式在沈陽桃仙國際機場正式開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wù)院副總理張高麗在沈陽桃仙國際機場出席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迎接儀式并講話。
張高麗指出,60多年來,我們始終沒有忘記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和中國人民志愿軍所建立的不朽功勛,始終沒有忘記譜寫了可歌可泣、氣壯山河英雄贊歌的志愿軍將士,始終沒有忘記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犧牲的志愿軍烈士們。遷回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牽動著全國各族人民最深厚的情感。經(jīng)過中韓雙方共同努力,今天437位在韓志愿軍烈士英靈回到了祖國。我們舉行隆重迎接儀式,就是要大力褒揚志愿軍烈士,表達我們最深切的懷念和最崇高的敬意。
張高麗強調(diào),為國犧牲的志愿軍烈士雖然離開我們60多年了,但“最可愛的人”的英雄形象永遠留在人們的心中。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嚴雋琪,國務(wù)委員王勇,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蘇榮出席迎接儀式。
交接儀式結(jié)束后,中韓雙方現(xiàn)場向媒體發(fā)布消息。中方代表團團長鄒銘表示,兩國從人道主義出發(fā),本著坦誠友好、務(wù)實合作的精神,共同推進實施了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交接。中方感謝韓方相關(guān)部門和工作人員的合作與努力,感謝韓方媒體、公眾對遺骸交接所表達的友好與善意。根據(jù)中韓雙方共識,雙方將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對今后在韓國發(fā)掘的志愿軍烈士遺骸,于每年清明節(jié)前協(xié)商交接。
等待
趕來不知是否有父親遺骸
去年訪華期間,韓國總統(tǒng)樸槿惠主動提出送還埋葬在韓國的360具中國志愿軍遺骸。這個消息在一個名為“志愿軍后代尋先烈墓園”的QQ群里迅速傳播,幾位志愿軍遺屬一拍即合,當即決定赴韓中國志愿軍墓地憑吊。
尋父四十多年的苗務(wù)才,正是在異國墓地暗暗許下愿望,待這些志愿軍遺骸歸國那天,一定要親自迎接。
去年12月初,中韓兩國就歸還遺骸一事達成協(xié)議。12月20日,韓國國防部遺骸發(fā)掘鑒定小組在位于“三八線”附近的坡州墓地對中國軍人遺骸進行發(fā)掘。
本月16日,當韓國將歸還志愿軍遺骸并安葬于沈陽陵園的消息傳出時,QQ群又興奮難免。文國林馬上訂下27日從成都直飛沈陽的機票,替病榻上97歲高齡的老父親來迎接戰(zhàn)友回家。
昨天凌晨3點,文國林風(fēng)塵仆仆抵達距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約1公里遠的一家酒店。這里已住下12位從北京、天津、上海、山西、河南、青海、長春等地趕來的志愿軍烈士遺屬,他們從全國各地,坐汽車、坐火車、坐飛機,來到同一個目的地。
從西寧趕來的康明是這群人中最早到的,26日下火車后直奔陵園,眼見大門已經(jīng)拉上,并貼出第二天將封園的消息,不甘心的他和保安聊天,工作人員被他的故事打動,破例讓他入園。夜色中,康明一個人在志愿軍墓地靜立,感覺“去了另一個世界”。他說,“這里原本應(yīng)該有我的父親”。
盡管這些志愿軍烈士后代誰也不知道從韓國歸來的437具遺骸中是否有自己的父親,甚至清楚地知道不會有(有的人的父親戰(zhàn)死在朝鮮境內(nèi)戰(zhàn)場),但他們還是來了。
還有從戰(zhàn)場下來的老兵。80多歲高齡的他們沒有穿軍裝,戴著帽子,在人群中默默無聲。昔日的救護兵曹秀湖,一早看新聞得知消息,拔腿就從沈陽郊區(qū)打車趕來,只為看戰(zhàn)友一眼。
守望
陵園大門外等待親人回家
據(jù)京華時報記者了解,有4名志愿軍老兵代表在機場迎接戰(zhàn)友回家。但自發(fā)前來的志愿軍烈士后代并未獲準進入機場和陵園,無法近距離接觸棺槨。他們在寫有朝鮮戰(zhàn)爭起止年份“1950”和“1953”字樣的陵園大門外等待。
多位后人帶來了父親的遺像??得鲗⒏赣H的遺像掛在胸前,當被問到父親參加了什么戰(zhàn)役時,他從包中取出一本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編寫的書《團以上干部烈士英名錄》,翻到寫其父親的那一頁。
鄧其平、鄧菊平兄妹和愛人一家四口人都來到陵園大門外,他們捧著父親—63軍187師559團團長鄧仕均的遺像。鄧其平未滿3歲,鄧菊平出生后不到5個月,他們的父親就戰(zhàn)死沙場?!澳愫湍愀赣H長得真像”,一旁的人們都如此向鄧菊平感嘆。
正在翹首等待中,現(xiàn)場開始清場,要求陵園大門外約30多位烈士后人、市民和記者等退至100米外的馬路。在“求情”未果之下,幾位烈士后人急了。
“不讓去機場,我們沒有去,不讓進陵園,我們也接受了,我們的要求很合理”,鄧菊平哭了,說“我們都60多歲了,天天盼,夜夜盼,我們不來,誰來迎接我們的父親?”哥哥鄧其平仿佛要被從生父身邊帶走般哭喊起來:“我從小沒有爸爸,我要我的爸爸!”
現(xiàn)場僵持了片刻,隨后讓家屬后人登記身份,并在距離大門30米開外的路側(cè)拉起警戒線,劃定了一塊區(qū)域。家屬們舉著遺像、菊花,拉起迎接橫幅,繼續(xù)等待。
當被問及如果437具遺骸中沒有自己的父親怎么辦時,鄧其平表示其中有6具遺骸來自父親犧牲的大致地方,希望能進行DNA比對確定,如果沒有也有心理準備,畢竟幾率很小。
“有點希望,萬一有我的父親呢?我今年66歲了,第一次為生我的父親戴黑紗、白花,心里流著血,父親雖然是特級戰(zhàn)斗英雄,卻連一個墓碑、一個燒香磕頭的地方都沒有”,鄧其平說,“這些人都和我父親一樣,還有一些上戰(zhàn)場時甚至還沒結(jié)婚,連兒女都沒有。”
京華時報記者看到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書記劉忠義也在現(xiàn)場等待,向其詢問接收遺骸所做的準備以及陵園何時對外開放,劉忠義表示接到省委宣傳部通知后方能接受采訪。
哭祭
從來沒開口喊過“爸爸”
昨天下午1時許,在等待整整4個多小時后,437具遺骸在禮兵護送下,分裝在20多輛軍用卡車上運抵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當?shù)谝惠v車駛來時,現(xiàn)場的老兵立刻脫帽肅立,家屬后代眼圈瞬間紅了。剛開始現(xiàn)場安靜極了,只有軍車一輛一輛駛?cè)肓陥@的聲音。當看到有的軍車掛著“迎接英雄回家”“烈士永垂不朽”的紅色橫幅時,家屬終于悲痛難抑,開始號啕大哭。
“爸爸,爸爸,你們回來了!”“60多年了,好想你們!”烈士的兒女們哭成一片,一遍一遍大聲呼喊著“爸爸”。他們大部分此生未見過親生父親,甚至從來沒有開口喊過“爸爸”。
“你走的時候我還沒出生,我一輩子都沒見到爸爸,我沒得到一點父愛”,鄧菊平似乎說出了50年來壓抑在心里的話,“終于把你們接回來了!”其他烈士后代也呼喊著:“爸爸,你們終于回來了,你們的孩子想你們!”
一直克制感情的康明此時也難以自己,胸前掛著父親遺像的他一下子坐在路邊土堆上?!八麄兡敲茨贻p,睡了那么多年,為了子孫后代可以過得幸福”,他哽咽著說:“我真說不出來,說不出來……”
而在外圍警戒線一側(cè),老兵曹秀湖脫下帽子,筆直地站著。喧囂的立交橋下,他沒有發(fā)出任何聲音,眼角默默淌下一滴淚水。目送最后一輛車駛?cè)肓陥@后,他在原地站立許久,穿過馬路,獨自離開。
“父親安息吧,我們終于等您回來了”,鄧菊平一邊輕輕說著,一邊把手中的白菊花插在路邊泥土中。但她隨后告訴記者,還要到韓國去,尋找父親犧牲的地方,捧一把土回來。
“實在控制不了,從來沒有這么大聲哭過”,鄧其平也從哀嚎中漸漸平靜下來?!拔乙彩莻€軍人,非常頑強的軍人,從來沒在任何困難面前掉過眼淚,就為我的父親掉過?!?/p>
從上海趕來的李海放講起去年赴韓國憑吊時的情形:“我也不知道哪一個是我的父親,所以把墓碑周圍所有的草都拔了,一邊拔一邊問,爸爸你在哪兒”,李海放說“這次回來有437具遺骸,我希望里邊有他,這是唯一的迫切希望?!?/p>
講述
苗務(wù)才遠赴朝鮮尋父墓地
來自河南的苗務(wù)才小心地展開貼身帶著的革命烈士證書復(fù)印件。他的父親苗維忠1923年出生于河南濟源縣,犧牲前擔任中國人民志愿軍60軍180師司令部偵查參謀。1953年2月9日在隱山前線戰(zhàn)斗中犧牲,生前曾立一等功三次,安葬在朝鮮湯原道金化郡地井地區(qū)。
父親犧牲時,苗務(wù)才年僅5歲,未曾見過父親一面。從抗日戰(zhàn)爭到解放戰(zhàn)爭再到抗美援朝戰(zhàn)爭,苗務(wù)才的父親一直在戰(zhàn)場上。1946年曾探親回家,之后就沒再回來。
直到7年后,他母親突然接到丈夫犧牲的消息。
從前線寄回來的遺物足足有半人高,里面有父親手繪的山川地形圖等,字體娟秀,一筆一畫標注得一清二楚,但因家境貧寒連小學(xué)都沒上過的苗務(wù)才不怎么看得懂。他迫切地想知道父親埋在何處,15歲就走上尋找父親戰(zhàn)友的漫漫長路,曾背著土豆、紅薯從河南一路走到安徽,幾經(jīng)周折最后到了新疆。
2010年,苗務(wù)才的母親突然不能動并且失去意識,為了了卻母親的心愿,他遠赴朝鮮,想找到父親墓地,但父親當年犧牲的地方不被允許前往。他只得在志愿軍烈士陵園帶了一掊土,帶到母親病床前。身邊有人對他母親說這土來自苗維忠的墳前,病危的母親聽到后竟然醒了過來,哭了起來,在堅持兩個月后逝世。
“我要再去找,找到父親,真正取土后再讓父母合葬”,昨天在烈士陵園前,苗務(wù)才是唯一披麻戴孝的烈士后代。“這是我自己做的,2010年去朝鮮前就做了,我來自農(nóng)村,是農(nóng)民的代表,這是我們的幾千年來的風(fēng)俗?!?/p>
鄧其平母親孕中送走父親
鄧其平和鄧菊平的父親鄧仕均是中國人民志愿軍63軍187師559團團長,曾參加過臘子口、平型關(guān)等100多次戰(zhàn)斗,12次負傷,9次榮獲“戰(zhàn)斗英雄”“特等戰(zhàn)斗英雄”的英雄團長,血灑洪川江。
父親赴朝鮮戰(zhàn)場時,鄧其平年僅2歲多,妹妹鄧菊平還在母親肚子里,但鄧其平卻記得慈愛的父親。“我為什么非常懷念我的父親,我可以講好幾件事情,他很愛我”,鄧其平說。
鄧其平記得,小的時候父親白天不在家,晚上到家后把睡著的他叫起來,“當時我們在陜西住窯洞,好多老鼠,他穿個白襯衣、白褲衩去抓老鼠”。鄧其平記得,父親經(jīng)常背著他到團里的馬廄去看飼養(yǎng)員,“我父親很愛戰(zhàn)士”。
“直到現(xiàn)在父親把我背著的樣子我都記得”。父親的警衛(wèi)員如今還健在,鄧其平兩年前曾和他見過面:“我問我爸爸是不是有個呢子衣服,他說對了”。
鄧其平還記得他爸爸因工作沒回家時,他非要叫媽媽去找爸爸,“那時候下著雨,母親剛出門一屁股坐地下了,這個場面記得很清楚”。他也記得母親抱著他去看父親跟戰(zhàn)士們打籃球,“剛把我放下,我就跑過去,在籃球場上差點被戰(zhàn)士們踩到,很危險”。
鄧其平對父親最后的記憶,是赴戰(zhàn)場前的揮別?!拔夷赣H抱著我,挺著大肚子,在一個小土坡上,父親他們是一個馬隊,我們一塊揮手告別”,鄧其平說,父親去世后,母親很少講起父親,這件事也從沒有人對他說起過,當他長大后把記憶講給母親聽時,母親很意外。
康明出征當天一家合影
康明的U盤里有許許多多照片:戰(zhàn)友拍下的父親安葬地的照片、朝鮮和韓國中國志愿軍陵園的照片、近20位烈士的遺像、在韓國瞭望臺看父親昔日戰(zhàn)場的照片。然而其中最珍貴的,無疑是父親生前留影,尤其是父親前往朝鮮戰(zhàn)場當天,拉妻兒在家中院子的留影。
“那個時候我和我父親照了最后一張相片,還不到兩歲”,康明的父親康致中是中國人民志愿軍1軍7師19團團長,1953年6月26日在臨津江笛音里西北無名高地反擊戰(zhàn)中遭轟炸犧牲。
康明的母親告訴他,1952年12月31日那晚,父親康致中突然回家,剛進屋就問“明明呢”,母親說“剛睡著別叫他”,康致中卻說“叫起來,照相”?!熬驮谠鹤拥拇跋抡樟藥讉€相,照完相跟我媽說,部隊要走了,如果我回不來,你帶著明明回西安去”。
這張最后的合影上,一家三口都穿著棉服,小小的康明好奇地看著鏡頭,父親康致中一只手握著康明的小手,一只手摟著兒子的肩頭,笑得很開心,母親淡淡的微笑里透出幾絲哀愁。
幾經(jīng)周折,康明找到了把父親從坑道里抬出來的戰(zhàn)士,“當時父親正在開會,整座山頭都被炸了,所有團職干部全部犧牲”。一個月后,兩方軍隊根據(jù)協(xié)議要各自撤退2公里,指揮所正好在2公里內(nèi),如果不挖就帶不走這些戰(zhàn)友,連夜挖開坑道,“我父親穿著軍裝,躺在那里,當時他肯定知道沒有生還的希望了,政委趴在桌上,電話聽筒壓在臉上,都變形了”。
去年赴韓國時,康明來到“三八線”附近,登上瞭望臺,看到了父親生前的戰(zhàn)場。據(jù)同行的文國林說,當時康明淚流滿面。但康明只對京華時報記者提到,那些山頭如今“滿山都是樹,密密麻麻,這些山上可能都是志愿軍遺骨”。
鏈接
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據(jù)京華時報記者了解,437具遺骸已被放入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臨時搭建的一個恒溫室中,并有人24小時守護,不會對外開放參觀。目前陵園正在修建可安葬900具志愿軍烈士遺骸的設(shè)施。
而據(jù)韓聯(lián)社報道,昨天的交接儀式中,國家民政部優(yōu)撫安置局鄒銘局長表示,中韓雙方已建立長效合作機制,今后在韓國發(fā)掘的中國軍人遺骸都將按照此次的程序移交給中方。
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1951年落成,占地24萬平方米,安葬著123位一級戰(zhàn)斗英雄和志愿軍烈士,包括特級戰(zhàn)斗英雄黃繼光、楊根思、一級戰(zhàn)斗英雄邱少云、孫占元、楊連第等。
陵園連續(xù)關(guān)閉兩天后,將于今天上午8時對外開放,烈士后代計劃前往憑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