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避“點位”重“邏輯”
又到一年一度的二季度券商策略發(fā)布時,不同以往的是,券商不再費盡心力去猜測指數可能運行的點位區(qū)間,反而更著力于完善各自的邏輯框架。只不過,券商在闡述各自的邏輯框架過程中,似乎缺少了往日的自信心:盡管目前券商集體看空二季度的市場表現,但多家券商都加大了其邏輯框架風險點的篇幅。換言之,券商在集體看空的同時已經預留好了“后路”。
券商二季度集體看淡行情
3月下旬,市場從高位震蕩格局逐步轉向弱勢下行格局。這期間,多數投資者還在憧憬著指數能越過2478點的階段新高,但3月底的急跌驚醒了投資者的“反彈夢”。于是,在3月底至4月初的這段時間內,券商機構紛紛發(fā)布二季度策略表達了看空二季度的立場。
事實上,從目前市場的環(huán)境來看,弱勢下行可能確實是二季度市場運行的大概率事件,看空邏輯存在一定優(yōu)勢。首先,經濟還將繼續(xù)下行,微觀層面的上市公司業(yè)績下滑風險還有待釋放,而目前公布的一季報業(yè)績預減的公司就不在少數,因而一旦3月乃至往后的經濟數據顯示經濟下滑速度加快,則不排除市場再度出現戴維斯雙殺的局面。其次,市場翹首企盼的政策大幅放松,目前來看很難成行。早在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年經濟增長目標定在7.5%左右之時,伏筆就已埋下。也就是說,如果管理層能夠容忍經濟繼續(xù)在一定幅度內下滑,則政策放松力度肯定會低于預期,政策層面大概率會邊走邊看。而一旦政策很難出現大幅放松,則即便央行下調存準率,其對經濟的刺激作用都將較為有限,更不可能推動諸如2008年底那樣的行情。再次,二季度的流動性可能也會保持中性,即便流動性出現一定程度的改善,在當前內外均存在隱憂的背景下,市場的新增資金將較為有限,而缺乏新增資金僅靠存量資金折騰。
應該說,在眾多券商中,安信證券比較旗幟鮮明地提出了二季度A股將轉向箱體或下跌格局,其核心要點就在于企業(yè)盈利在二、三季度難以出現改善,且制度性的沖擊也是A股市場面臨的另一風險點。
避點位補邏輯
券商策略趨于“模糊”
盡管從目前的宏觀基本面來看,現有因素都直接指向了二季度調整的命運;但從已發(fā)布二季度策略的券商來看,旗幟鮮明者較少,多數券商均采取震蕩或弱勢震蕩的表述以及補充邏輯框架的風險點,來規(guī)避可能的踏空風險。
中信證券則更多從歷史經驗去類比當前的宏觀環(huán)境,即嘗試反向從行情到因素,由歷史經驗出發(fā)歸納不同特征行情所對應的基本面因素,從而演繹未來的預測。其指出,在股票定價的基本機理中,估值與利率相關,可拆分為實際無風險利率、通貨膨脹和風險溢價,業(yè)績可以拆分為收入和利潤率,如果未出現顯著的風險偏好降低,則通脹指標是觀察和跟蹤大級別行情趨勢的最好指標。而根據全年的情況來看,中信證券認為,二季度還需繼續(xù)等待,關注風險主要是投資下行壓力、通脹過早反復和美元上升。
中信建投證券在二季度走勢上表述更趨于模糊,其指出,二季度面臨經濟從僵化到下滑、海外經濟按部就班,以及美元強勢震蕩的局面。目前打破僵局的力量正在積聚,從僵局到變局,市場將在調整中迎來曙光。
相對而言,申銀萬國的二季度策略則略具自信。其指出二季度的宏觀環(huán)境是,經濟很難又好又快,股市缺乏大機會。A股市場真正的投資節(jié)奏是春季躁動、四月決斷。向后看,在外圍無法持續(xù)改善的環(huán)境下,中國經濟很難又好又快增長,經濟“李寧型”,股市“震蕩市”,二季度上證綜指的核心波動區(qū)間為2200-2500點。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