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荒驚魂時刻:銀行董事長急打電話借錢
期限錯配冰山一角顯現(xiàn),高杠桿化的盈利模式驅動下,銀行對資金業(yè)內“空轉”樂此不疲
中國銀行間市場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場錢荒,已經走出金融專業(yè)范疇,成為了尋常百姓茶余飯后的談資。在這一過程中推波助瀾的,要數(shù)上周四資金成本“歷史性”飆升的戲碼。
某銀行資金交易部經理向《第一財經日報》描述了上周四的經歷:直到下午4點,該行交易席位上還有幾十億的敞口平不掉,此時仍然借不到錢,情況被緊急上報。
在此驚心動魄的時刻,董事長親自進入交易室,現(xiàn)場用電話向兄弟行的總行董事長求援,緊急調度資金,以解燃眉之急。終于在最后五分鐘,用借來的錢平掉了這幾十億的敞口。
作為這場錢荒的生動注腳,這一驚魂時刻令空調下所有的人冷汗直冒。在這背后,則與監(jiān)管層打擊資金“空轉”、“擠泡沫”的決心不無關系。尤其是近幾日來,“錯配”這個關鍵詞,高頻率地進入公眾視線。
一家商業(yè)銀行的資金部負責人對本報表示,從同業(yè)市場借短期資金,用于長期投資,這就是錯配。從銀行流動性風險考量,這是大忌。
“高杠桿化的盈利模式驅動下,大家樂此不疲,一圈圈地繞?!痹撊耸勘硎?,從原理上來說,這種杠桿是可以一倍倍無限放大。從近期的違約事件來看,一些激進銀行的杠桿已放到了7~8倍。
事實上,基于債券投資的期限錯配風險相對較小,更為危險的游戲在于,許多短期同業(yè)資金最終對接到了期限較長的信貸資產、承兌匯票和信托受益權等“非標”資產,這些難以變現(xiàn)的資產構成了流動性的潛在威脅。
“錯配”游戲
6月25日,央行網站發(fā)布公告稱,今年5月末,我國金融機構備付率為1.7%;截至6月21日,全部金融機構備付金約為1.5萬億元。通常情況下,全部金融機構備付金保持在六七千億元即可滿足正常的支付清算需求,若保持在1萬億元左右則比較充足。
“要統(tǒng)籌兼顧流動性與盈利性等經營目標?!毖胄性谏鲜龉嬷斜硎?,銀行要合理安排資產負債總量和期限結構,合理把握一般貸款、票據融資等的配置結構和投放進度,謹慎控制信貸等資產擴張偏快可能導致的流動性風險,加強同業(yè)業(yè)務期限錯配風險防范。
華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煜輝昨日表示,最近國內的資金面緊張狀態(tài),本質上反映了中國信用市場流動性錯配已經極為嚴重,存在硬著陸的脆弱性。宏觀層面對影子銀行一系列治理整頓,是不得已而為之。
那么,期限錯配是如何造成的,其風險何在?
日前,一家商業(yè)銀行的資金交易部經理向本報介紹稱,現(xiàn)在銀行間的投資者普遍運用了杠桿,部分機構杠桿率還很高?!斑@取決于兩點,其一是資金的可得性,其二是資金的低成本?!?/font>
“比較常見的操作手法是,如果行里給資金交易部門100億資金,一般的配置是先把它買成債券,以鎖定高收益,然后再將債券質押出去,做回購融 資?!痹撊耸拷榻B稱,回購交易短的在1~14天,長的有1個月、3個月等,不會超過1年,但是收益較高的債券期限普遍在1年以上。
該人士說,借短投長即為錯配,這是流動性考量中的大忌。但是短期融資的成本較低,而長期投資收益高,中間就形成了較高的利差,并且從未出過事,銀行之間交易都比較放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