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息誘來億元客戶資金“理財” 最終本息難兌現(xiàn)
銀行營業(yè)部主任和物流公司老總相勾結(jié),以高息相誘將包括單位和個人在內(nèi)的25家客戶1.16億元“借”來,最后無法歸還本金被逮捕。昨日,兩名涉嫌特大合同詐騙的男子在武漢中院開庭。
受害單位哭訴3500萬打了水漂
39歲的劉某案發(fā)前是武漢一家銀行支行營業(yè)部主任。37歲的袁某是武漢一家物流公司法定代表人,同時兼任另三家公司負責人。
2010年下半年,袁某在與另一家公司負責人陳先生閑聊時,得知陳的手頭有閑錢想搞投資,當即表示可以找銀行的劉主任幫忙理財。次日,在袁某牽線下,陳先生認識了銀行劉主任。交談中,劉告訴其先把錢匯到銀行指定賬戶上,然后以銀行名義出具借條并蓋公章,再由銀行貸借給相關(guān)企業(yè),可獲得比存款高好多倍的利息。
2010年11月,他向劉某提供的指定賬戶存了300萬元,一個月后果然獲得利息12萬元。見利潤可觀,陳某加大投資,到2011年8月持續(xù)投資至3500萬元,最后本息無歸。
高息“理財”無法償還銀行報案抓騙子
原來,擔任銀行營業(yè)部主任的劉某,將客戶的錢,轉(zhuǎn)手“借”給袁某搞經(jīng)營。截至2011年11月,袁某通過劉某之手,將包括單位及個人在內(nèi)的銀行25家客戶1.16億元資金高息“借走”,這些錢除用于個人購買汽車、房產(chǎn)和土地外,絕大部分用于循環(huán)支付到期高息和本金。
至案發(fā)時扣除高息外,袁某尚有7000余萬元資金未歸還。據(jù)袁某交待,案發(fā)后才知道劉某吃了高息差額,如劉某對他收取月息6%,自己則對客戶僅支付4%月息。
此后,劉某感到資金鏈斷裂無力償還客戶存款,遂向銀行報告,銀行報案。去年1月6日,劉、袁二人均被公安機關(guān)逮捕。
庭審否認詐騙公訴人依法駁斥
昨日法庭上,劉某否認詐騙。辯護人稱,劉某不是實際利益獲得者,并未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犯罪主觀上具有被動性,希望從輕處罰。袁某也不認可詐騙,聲稱對借貸源頭并不了解。辯護人稱,袁某向劉某借款,和劉某對外借款是兩個相互獨立的借貸關(guān)系。此案是民事行為,不屬于刑事案件。
公訴人認為,兩名被告人虛構(gòu)事實,隱瞞事情真相,在明知沒有償還能力下,仍然采取以高息為誘餌,對外瘋狂詐騙,其行為構(gòu)成了合同詐騙罪,建議法庭均判處無期徒刑。法院將擇日宣判。
相關(guān)新聞
更多>>